79569872
与国际“联姻”!大龙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
20
大龙开发区
2023-05-06 17:48:28
扩大开放合作,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大龙开发区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把新型工业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紧扣功能定位,聚焦新型功能材料首位产业,围绕“打造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高地、建设千亿级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目标,强力推进园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外向型经济日益壮大。作为贵州省“东联”发展战略的桥头堡和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湘黔高铁经济带的重要节点,铜仁黔东工业聚集区的核心区,开发区区位优越、交通便捷,沪昆高铁、湘黔铁路、株六复线贯穿全境,沪昆高速、铜大高速及320国道、201省道交错纵横,城市主干道连接园区各企业,优越的交通路网布局为外向型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017年,为更好统筹、优化辖区内的物流运输,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贵州东部陆港落户开发区。6年来,公司一直致力构建依托湛江港出海口、以铁路为中心的现代化国际港口物流服务平台,为开发区及周边企业出口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和一次放行”,让货物和原料实现从“门到门”和“港到门”全程物流服务。该公司为园区带来了原材料供应保障的同时也降低了物流运输成本,对辖区发展外向型经济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为稳固产业链、供应链,开发区加强与海港的战略合作,全力保障园区物流畅通。作为开发区的重要运输纽带,集铁运、汽运、海运等为一体的多式联运平台,贵州东部陆港目前累计完成业务吞吐量579.18万吨,实现营业总收入达7.5亿元,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均呈逐年递增趋势。踏着稳增长、高质量发展的节奏,开发区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扩大高水平开放,积极引进配套项目、加快推动落地发展。经过多年的布局谋划,现已形成了以锂离子新型功能材料为龙头,打火机基地、箱包产业园等外向型经济协同发展格局。从不见规模到如今的200多家工业企业(含51家规上工业企业),呈现出产业大发展、经济大提升的良好态势。2020年,开发区本土培育中伟铜仁(上市主体)产业基地上市,并成功创办成规模位居全省第二、全省市值最高的民营企业。该公司生产的三元前驱体材料已实现由大龙出发走向世界各地。2021年,中伟把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在印尼创办产业基地,加快了国际化产业布局。目前,园区企业生产的高纯硫酸锰市场份额全国占比80%,锂离子动力电池负极用石墨市场份额全国占比15%。以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生产的镍钴锰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占比28%,年产销量、出口量全球行业排名第一。走进位于开发区的东亿电气,了解到目前该公司与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良好业务往来,生产产品占全球打火机销售市场份额的25%。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亿电气共生产打火机3亿支,产值达1.9亿元,一幅产销两旺的良好发展画卷。外向型经济强势启航,得益于精准招商、产业招商的发力。开发区聚焦“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赋能全产业发展,重点围绕钠离子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镍锰二元正极材料、电芯、电解液等项目开展精准招商工作,形成了以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池生产、综合回收研发利用于一体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新材料循环产业链,产业发展势头日趋强劲,延链、补链、强链的招商工作显见成效。2016年,开发区着力打造中国·西部箱包产业园,通过“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等方式引进箱包及配套产业,这是开发区继新能源材料产业和打火机产业之后又一产业链招商项目,也是以商招商的又一次成功范例。位于产业园里的纯青箱包是一家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管理为一体的箱包企业,公司产品订单以出口外贸为主,凭借良好的口碑和品质在国际贸易领域拥有稳定客源和订单。据统计,截至今年一季度,公司共销售箱包28万余个。如今,企业亮眼的“国际”成绩单,与开发区为企纾困解难、全力助推外向型经济是分不开的。近年来,开发区积极贯彻落实各项惠企稳外贸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建设,加强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培育,外贸转型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今年一季度,开发区园区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10122.07万美元,同比增长75%,力争到今年年底外贸进出口总额突破5亿美元。(张立新)
杏鑫